?當前位置:粉體圈首頁>粉體技術>技術前沿 |
傳統冶金為了使金屬變硬,會對其用各種方式施加外力,比如就像鐵匠鋪敲敲打打一樣。現代科學早已揭開奧秘,這是為了分解金屬內部晶體結構,使晶粒分解變小,晶粒越小,金屬制品就會越堅硬。https://doi.... |
2021年01月26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1月8日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發布了康奈爾大學的一項合作發現,利用藍寶石生長氧化鎵,生成α-鋁鎵氧化物超寬禁帶半導體,其帶隙擴展到幾乎是硅的8倍。在藍寶石襯底上生長的α-鋁... |
2021年01月25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俄羅斯科學院高溫聯合研究所(JIHT-RAS)和莫斯科物理與技術研究所(MIPT)的科學家通過實驗證實,在晶體與(液態)玻璃態之間存在中間相,而該理論的提出曾在201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該項研究發表... |
2021年01月25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硅傳感器,用于醫學、軍事與航空航天、工業和汽車應用。它能較為準確地檢測到現實世界中的模擬信號,如電壓、壓力、運動、光和溫度。但是,傳統硅傳感器無法在高溫和腐蝕性條件下長期應用,比如礦道環境。南昆士蘭大... |
2021年01月25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Materials Today(今日材料)上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由鋪在二氧化硅襯底上,僅為一納米厚的氧化鋅(ZnO)薄層晶體,創下壓電性相當于大塊材料8倍水平的記錄。https://doi.org... |
2021年01月25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俄羅斯科學院高溫聯合研究所(JIHT-RAS)和莫斯科物理與技術研究所(MIPT)的科學家通過實驗證實,在晶體與(液態)玻璃態之間存在中間相,而該理論的提出曾在201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該項研究發表... |
2021年01月22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日前,來自大阪大學、昆士蘭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的國際研究小組創造了納米金剛石傳感器,既可以作為熱源,也可以作為溫度計,并利用它們來測量活細胞內的熱導率,這可能成為新的診斷和癌癥治療手段。該項成... |
2021年01月20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近日,東京理科大學發表與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岡山大學共同開發了一項適用于超高容量鈉離子電池之碳負極材料。據悉,他們所研發的是一種新型“硬碳”(非石墨化活性碳Nongraphitizing Carbon)... |
2021年01月19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1月12日,光學學會(OSA)期刊《光學通信》(Optics Letters)上發表了法國菲涅爾研究所和馬賽中央經濟學院(The Fresnel Institute and Ecole Central... |
2021年01月18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1月11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最新發展的電子顯微鏡技術,首次測量了單個晶體缺陷處聲子的光譜——晶格中的量子力學振動,他們發現了缺陷附近聲子的傳播。這項成果于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Na... |
2021年01月18日 發布 分類:技術前沿 |
![]() |
走進金龍稀土:全過程自動控制,提供“一致性”超強的產品
近日,粉體圈編輯走進了我國稀土六大集團之一廈門鎢業的全資子公司——福建省長汀金龍稀土有... |
![]() |
記化纖紡織陶瓷領域的璀璨明珠:遼寧英冠
錦州是東北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城市,建國初期,錦州創造了二十一項第一,曾被中央評定為“新興... |
![]() |
金戈新材談導熱材料:「性能數據」真的那么重要嗎?
近年來,散熱問題一直是消費電子行業高度關注的痛點和難點,“怎么才能用好導熱材料”也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