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粉體圈首頁>粉體技術>粉體加工技術>正文 |
藥品中潤滑劑的顆粒大小,對性能都有哪些影響?
2020年08月26日 發布 分類:粉體加工技術 點擊量:1361
|
在藥品的分類中,固體制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的類型。在其制備過程中,“輔料”的添加是必不可少的,它們能在制劑中發揮其賦形作用和保證質量的作用,而在它們之中,雖然不太起眼,但潤滑劑其實有著不容小視的影響力。 比如說在混合,碾壓(干法制粒),壓片和膠囊填充的操作中,潤滑對于減少制造設備表面與有機固體表面之間的摩擦以及確保操作的持續性至關重要。而且潤滑劑只需要很少的添加量(通常0.25%-5.0%)就能起到明顯效果。就粉末流動而言,它還可以改善混合物的流動性并有助于單元操作。 在藥品的實際生產中,許多失敗結果其實就是由潤滑相關的問題引起的。但可惜的是,潤滑劑在藥物制劑的開發中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事實上,潤滑劑的粉末特性對潤滑配方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包括壓片的機械性能,片劑的溶解和粉末的流動性。因此若對該點加以研究,必能更好地改進固體制劑的質量。而對于潤滑劑來說,最重要的粉末特性莫過于它的顆粒粒度,下面便針對這一點來看看粒度都對潤滑劑性能有什么影響。 粒度對潤滑劑性能的影響 關于粒度分布,研究人員發現,減小潤滑劑顆粒的尺寸可以使顆粒之間產生更大的內聚力,從而增加片劑的孔隙率。孔隙度的增加會使粉體顆粒重新排列,同時增加表面積——比表面積越大,越容易在混合過程中均勻分布,因此顆粒間的相互作用得以加強,最終使片劑強度顯著提高。 片劑最常用的潤滑劑之一:硬脂酸鎂 雖然粉體粒度的減小能帶來一定的優勢,但它同時也會導致額外的不受歡迎的細小顆粒混入制劑中繼而發生粘連。這些顆粒的污染會在模壁的內表面形成不必要的附加薄膜,而粘連則會導致被壓縮的片劑滯留在模具內,無法彈出。因此操作人員必須要留意其粒度分數,從而獲得所需的藥片硬度。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有研究人員調查了不同粒度和濃度的硬脂酸鎂潤滑劑對片劑性能的影響,發現若想達到最佳片劑硬度(約18千帕),硬脂酸鎂的濃度必須要控制好。此外,研究人員還得出結論,保持最佳的粒徑可以防止顆粒的分離,減少壓縮過程中的重量變化,并能提高最終產品的硬度和美觀度。 粉體圈 小榆 相關內容:
|